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战争及其带来的流亡,不仅改变了战时作家的创作环境,也深刻地改变了战时作家的创作内容,使他们从个人抒怀和文艺腔调中走出转向对流亡生活的纪实,对底层情感的感同身受,对救亡图存的言说,创作内容和文风更趋现实性、平民化、大众化,也具有更强烈的时代感。梳理战时作家的散文和杂文,感悟流亡生活、谴责侵略行径、批判现实黑暗的书写,为现代散文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推荐文章
承德作家创作综论
承德作家群
满族文化
文化转型
视像霸权
浅析孤独对画家创作的影响
孤独
创作灵感
绘画创作
艺术表现
影响因素
绘画天性
论满族作家关沫南的“曲笔抗战”
关沫南
抗战表达
东北沦陷区文学
生长态势
韧性精神
抗战期间的满族作家端木蕻良
抗战期间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
族籍身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析抗战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民族博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战时作家 流亡 散文创作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语言与文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104
页数 2页 分类号 I206.6
字数 342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战时作家
流亡
散文创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民族博览
半月刊
1007-4198
10-1220/G0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茶马街6号院4号楼1-1104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844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35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