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剖宫产缝合方式对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择期剖宫产术的产妇586例,其中双层连续缝合剖宫产切口的产妇为试验组,单层连续缝合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性恶露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1年,应用阴道三维彩色超声检查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分别统计两组产妇形成子宫切口瘢痕憩室的例数及憩室残余子宫肌层厚度及憩室的大小。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血性恶露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与对照组形成憩室的例数分别为12例(3.97%),27例(9.51%);形成的憩室残余子宫肌层厚度的均值分别为7.65±1.94 mm,5.53±2.54 mm;憩室的容积分别为0.34±0.15 mL,0.45±0.12 mL(P<0.05)。结论剖宫产切口双层连续缝合较单层连续缝合更利于切口的愈合,形成瘢痕憩室几率小,所形成的瘢痕憩室程度轻。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种剖宫产缝合方式对子宫切口瘢痕憩室的影响
来源期刊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剖宫产术 缝合技术 阴道三维彩色超声 剖宫产切口瘢痕憩室(PCSD)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 临床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21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19.8
字数 173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白红 7 25 3.0 5.0
2 张秀蓉 5 23 3.0 4.0
3 李玉岩 9 65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33)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剖宫产术
缝合技术
阴道三维彩色超声
剖宫产切口瘢痕憩室(PCSD)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月刊
2095-1434
23-1571/R
16开
哈尔滨市平房区卫健街3号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68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40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