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摘要:
为培育紫色土肥力和合理利用蚕豆资源,本研究首先通过溶液培养法收集到蚕豆根系分泌物后,并通过真空旋转蒸发仪得到浓缩液,然后通过室内土壤培养试验,即分别在3种60 g紫色土(酸性紫色土、碱性紫色土和中性紫色土)添加2个水平[6 mL(低量)和12 mL(高量)]的蚕豆根系分泌物浓缩液,并置于25℃恒温箱中黑暗培养15 d ,从而探索蚕豆根系分泌物对不同紫色土有效养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紫色土上,与对照相比,添加低量和高量蚕豆根系分泌物浓缩液后,土壤碱解氮含量和 pH 均显著降低;而土壤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铁、有效锌含量和微生物数量均显著增加,且此趋势随根系分泌物浓缩液添加量增加而增强。与其他两种紫色土相比,酸性紫色土添加蚕豆根系分泌物浓缩液对于土壤碱解氮含量和pH的降低效应最明显,对土壤中细菌和真菌数量增加效应更为显著,与对照相比,增幅分别为-32.00%、-4.51%、3.51倍和9.00倍。与其他两种紫色土相比,碱性紫色土添加高量蚕豆根系分泌物浓缩液对土壤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锌和有效铁含量活化效应最强,分别是对照的4.48倍、2.04倍、147.10%和128.00%。在中性紫色土上,添加高量蚕豆根系分泌物浓缩液对以上土壤有效养分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介于酸性紫色土和碱性紫色土之间。总之,蚕豆根系分泌物对不同紫色土土壤有效养分(土壤碱解氮和pH除外)和土壤微生物活性有不同促进效应,这对于紫色土肥力培育有深远影响。
推荐文章
多环芳烃胁迫下根系分泌物对根际微生物降解效能的影响
多环芳烃
黑麦草
根系分泌物
根际微生物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紫色土植被多样性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
植被恢复模式
紫色土
龙须草
汞污染紫色土中微生物区系及生理类群
紫色土
汞污染
微生物
生理类群
三峡库区紫色土旱坡地桑树配置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紫色土旱坡地
水土保育模式
桑树护坡
土壤肥力评价
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微生物商
三峡库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蚕豆根分泌物对紫色土有效养分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学科
关键词 蚕豆 紫色土 根系分泌物 有效养分 微生物数量
年,卷(期) 2016,(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0-917
页数 8页 分类号 Q945.7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930/j.cnki.cjea.1601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耿赛男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5 21 3.0 4.0
2 习向银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9 439 14.0 20.0
3 袁秀梅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4 21 3.0 4.0
4 郑梦圆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14 2.0 2.0
5 宋大利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18 3.0 3.0
6 黄伏森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 1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8)
共引文献  (820)
参考文献  (3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05)
二级引证文献  (6)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8(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2(3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3(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4(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5(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6(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7(44)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08(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9(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0(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1(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2(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3(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蚕豆
紫色土
根系分泌物
有效养分
微生物数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月刊
2096-6237
13-1432/S
大16开
199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2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901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