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厥证为临床常见病症,中医学对厥证的探讨源远流长.从《内经》首先提出厥证的基本概念及表现;《伤寒论》则以“阴阳气不相顺接”所致“手足逆冷”来定义厥之基本机理和主要表现,并归纳了多种厥证的因脉证治;到后世温病学家补充、提出湿热致厥理论;再到当代众多医家开始精研湿热阻遏阳气的诊治之法.此种变化不仅是中医学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其疾病发病机理的古今之变,更值得当代医者去探究.本文即在系统梳理中医名家理论及相关典籍的基础上,对“湿热致厥”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进行探讨,希望对当今临床湿热病证的辨识与治疗有所裨益.
推荐文章
中医湿热病证源流
湿热病证
黄帝内经
湿邪
热邪
风湿热65例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风湿热
风湿性心脏炎
心电图
临床意义
中医学冲任理论的建立及其意义
基础理论
冲任
生殖
中医防治情志病证理论源流初探
先秦文化
情志病证
理论源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湿热致厥”理论源流及其临床意义初探
来源期刊 中医药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湿热 厥证 手足逆冷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55
字数 338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福利 63 471 12.0 21.0
2 迟明洋 3 2 1.0 1.0
3 张冠珣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7)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湿热
厥证
手足逆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药学报
月刊
1002-2392
23-1193/R
大16开
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4号
14-44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4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69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