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荒漠-绿洲过渡带对风沙防治具有重要作用.对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斑块植被区2012-2015年风沙蚀积状况进行了连续观测,并选用风沙蚀积强度Re为评价指标对风沙蚀积状况进行了半变异函数及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风沙活动由风蚀向风积方向转变,但具体日期不能仅由风沙蚀积强度Re的频率和平均值做出判断.风沙蚀积强度Re的半变异函数理论拟合模型均为Linear模型,块金系数0.8508~0.9616,为强变异,变异主要由风、降水、动物活动、人为扰动等随机性因素引起.风沙蚀积强度Re的空间分布格局显示研究区以轻度和微度风蚀风积为主,且风蚀面积下降而风积面积增加,风沙蚀积强度的空间格局变化与区域地形、植被盖度、气象因素等有关.
推荐文章
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土壤水分与植被空间变异
土壤湿度
植被
异质性
荒漠绿洲过渡带
黑河中游
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固沙植被土壤水分的分布特征
荒漠—绿洲过渡带
固沙植被
土壤水分
时空分布
塔里木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土壤水分与植被空间格局变化关系研究
塔里木河中游流域
荒漠绿洲过渡带
土壤水分
植被空间格局
变化关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斑块植被区风沙蚀积强度特征
来源期刊 中国沙漠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荒漠-绿洲过渡带 风沙蚀积强度 半变异函数 空间格局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沙漠与沙漠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47-1554
页数 8页 分类号 P931.3
字数 58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22/j.issn.1000-694X.2016.0005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广录 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26 123 6.0 10.0
2 赵晨宇 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4 17 2.0 4.0
3 陈宏祥 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4 17 2.0 4.0
4 张宏伟 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9 20 4.0 4.0
5 王德金 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9 44 4.0 6.0
6 廖亚鑫 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8 39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荒漠-绿洲过渡带
风沙蚀积强度
半变异函数
空间格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沙漠
双月刊
1000-694X
62-1070/P
大16开
兰州市东岗西路322号
54-14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6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75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