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确定苗药乌纠治疗疮疡活性成分所在部位.方法 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大鼠制作疮疡模型,通过与空白组和模型组比较,观察苗药乌纠不同提取活性部位对大鼠疮疡模型体征、愈合情况、脏器指数及血清中溶菌酶的影响.结果 苗药乌纠不同提取活性部位组均能有效提高大鼠疮疡模型血清中的溶菌酶含量和胸腺指数及脾脏指数,增强大鼠疮疡模型的免疫功能,其中石油醚提取活性部位和正丁醇提取活性部位对溶茵酶提高最大,对大鼠疮疡模型治疗效果最为显著.结论 苗药乌纠治疗疮疡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石油醚提取活性部位和正丁醇提取活性部位.
推荐文章
总丹参酮对模型大鼠疮疡的促愈合作用研究
总丹参酮
溶菌酶
疮疡
大鼠
七种中草药提取物抗肿瘤活性部位的筛选研究初报
中草药
MTT法
筛选
抗肿瘤
活性部位
金丹活性部位对MIRI大鼠血清NO含量、NOS活性的影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活性部位
NO
NOS
四妙勇安汤活性部位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药效学研究
动脉粥样硬化
四妙勇安汤活性部位
ApoE
基因缺陷小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苗药乌纠治疗大鼠疮疡模型活性部位研究
来源期刊 哈尔滨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乌纠 活性部位 疮疡模型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10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32
字数 309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乌纠
活性部位
疮疡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哈尔滨医药
双月刊
1001-8131
23-1164/R
大16开
哈尔滨市道里区民安街12号
14-80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50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56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