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谷子杂交种较常规种产量有一定幅度增加,但替代品质优良的常规种大面积应用于生产还存在问题,品质及早衰是需要攻克的难题。以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方法为基础,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9份品质优良谷子杂交种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寻求解决早衰现象的主要因素。与产量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依次为生育期>小区苗数>穗长>出谷率>功能叶叶宽>功能叶叶长>支穗密度>单穗粒重>单穗重>株高>穗码数>分蘖数。与产量相关的生育期和功能叶叶长、叶宽应作为解决早衰问题的主要因素考虑;适宜的生育期,增加穗长,提高功能叶保持能力,对防止杂交种早衰获得高产有利,该研究为谷子杂交种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玉米杂交种穗部产量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玉米杂交种
穗部性状
产量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绿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绿豆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综合评价
玉米
杂交种
灰色关联度
农艺性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谷子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综合评价
来源期刊 农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谷子 杂交种 灰色关联度 农艺性状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农艺科学/生理生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S515
字数 367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3)
共引文献  (363)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0(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谷子
杂交种
灰色关联度
农艺性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学学报
月刊
1007-7774
11-6016/S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楼农业部北办公区中国农学会
18-161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5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62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