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溶液pH值及Fe3+、Mn2+对铀酰离子荧光特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紫外荧光法测量液体样品中的微量铀.结果 溶液pH值在3~10时对标准加入法测微量铀无明显影响;pH值为6左右时,单位铀浓度增长所对应的荧光增长计数最多,测量结果最接近标准值,pH值为13左右时已无法进行测量.Fe3+、Mn2+会熄灭铀的荧光,对测量产生负干扰,1 ng/mL铀溶液中Fe3+的最大允许量为10μg/mL,Mn2+的最大允许量为0.1 μg/mL;可通过预处理或适当稀释样品溶液的方法来降低Fe3+、Mn2的干扰.结论 采用标准加入法测量时应尽量控制pH值在3~10之间;Fe3+、Mn2+与荧光增强剂形成的络合物会吸收紫外光,对铀的测量产生负干扰.当待测样品铀浓度超出测铀量程是测量结果偏高,无法得出准确结果.
推荐文章
紫外脉冲荧光法测定伴生放射性矿中铀含量
紫外脉冲荧光法
伴生放射性矿样品
过氧化钠熔融
原子荧光法测汞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原子荧光法
影响因素
对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紫外荧光法测铀过程中影响因素的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辐射卫生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微量铀 紫外荧光法 pH值 Fe3+ Mn2+ 干扰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监测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2-355
页数 分类号 TL8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拥军 南华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39 146 8.0 10.0
2 李连山 南华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8 17 2.0 4.0
3 刘茹佳 南华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7 1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4)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量铀
紫外荧光法
pH值
Fe3+
Mn2+
干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辐射卫生
季刊
1004-714X
37-1206/R
大16开
济南市经十路18877号
24-094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19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67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