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热力学平衡模拟计算煤燃烧过程中铍的形态转化,采用高温真空管式炉进行含铍化合物与矿物的固固反应实验,以及富铍煤中加入添加剂的燃烧实验,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荧光探针(XRF)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揭示煤燃烧过程中铍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模拟计算发现铍只与含铝化合物反应生成BeAl2O4和BeAl6O10,同时固固反应实验也印证了这一结论,但反应温度在1 000℃左有,明显高于模拟计算温度650℃.添加Al2O3的富铍煤在燃烧时,由于铍与Al2O3发生反应,铍的释放率明显降低,最高降低33%以上;添加了伊利石的富铍煤,由于伊利石与铍的反应温度高于Al2O3,其抑制作用弱于Al2O3;而高岭石由于与铍的反应温度过高,在高岭石与铍发生反应产生抑制效果之前,部分铍已经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去,因此,抑制效果最差.
推荐文章
污泥化学链燃烧过程中氮迁移转化特性研究
污泥
赤铁矿
水泥
化学链燃烧
氮迁移
电厂燃煤过程中汞的迁移转化及控制技术研究
形态分布
迁移转化
排放控制
燃煤电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煤燃烧过程中铍的迁移转化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燃料化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煤燃烧 迁移转化 抑制作用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8-653
页数 6页 分类号 X784
字数 326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楚光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399 6536 37.0 58.0
2 张军营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129 2007 25.0 37.0
3 赵永椿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81 829 16.0 27.0
4 田冲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6 23 2.0 4.0
5 张世博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2 2 1.0 1.0
6 黄津明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48)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煤燃烧
迁移转化
抑制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燃料化学学报
月刊
0253-2409
14-1140/TQ
大16开
太原市桃园南路27号(太原165信箱)
22-50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0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21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