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中国临夏台2013年至2014年两年的井水位和四分量钻孔应变资料进行了预处理以消除趋势与突跳.根据文献(Means,1982;Young and Budynas,2005),相互正交的两条测线的应变观测值之和等于面应变.文献(刘序俨等,1988)证明近地表的面应变的2/3等于体应变,因此,可由4分量钻孔应变观测值得到钻孔体应变,然后根据体应变与井水位观测资料,从时域和频域对该钻孔系统的性质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在时域,体应变与井水位高度负相关.钻孔系统的灵敏度为-0.1620mm/10-9.把两年中的某两个月份的两者时间坐标轴和纵轴比例尺放大,发现井水位曲线的峰/谷与体应变观测曲线的谷/峰一一对应,两者的相位滞后非常小.在频域内,本文采用Venedikov调和分析方法分别取得了井水位与体应变9个月的半日波与全日波数个波群的逐月潮汐因子与相位滞后,然后作简单计算,得到了钻孔系统对上述波群的灵敏度与相位滞后.结果表明9个月中大多数波群的灵敏度不但十分相近,且非常接近由时域得到的周年频率分量的灵敏度,但相位滞后误差较大,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由反正切得到的相位滞后受计算误差影响较大,应以时域经审视所得的相位滞后接近于零为准.通过时域与频域的分析,表明井水位对体应变的响应基本是线性时不变的,论证了临夏台钻孔系统基本上满足了叠加性、齐次性与时不变性,基本上为一线性时不变系统.
推荐文章
拉萨地震台钻孔体应变观测资料分析
钻孔体应变
潮汐因子
精度和稳定性
干扰分析
贵阳台钻孔应变观测记震能力研究
贵阳台
钻孔应变观测
记震能力
统计预测
水声系统的指标论证方法
水声系统
参数选择和指标确定
费效权衡
合肥地震台钻孔体应变干扰分析
钻孔体应变
影响因素
分析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临夏台钻孔系统性质的论证
来源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四分量钻孔应变 体应变 井水位 传递函数 线性时不变系统
年,卷(期) 2016,(9) 所属期刊栏目 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热学·地磁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43-3353
页数 11页 分类号 P6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6038/cjg201609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光 37 104 5.0 8.0
2 刘序俨 42 267 9.0 13.0
3 关玉梅 19 30 3.0 4.0
4 赵文波 8 7 2.0 2.0
5 陈超贤 15 29 3.0 5.0
6 洪明泉 3 2 1.0 1.0
7 杨锦玲 1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四分量钻孔应变
体应变
井水位
传递函数
线性时不变系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物理学报
月刊
0001-5733
11-2074/P
16开
北京市9825信箱
2-571
194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8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537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