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中介绍了Einstein单压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对国内3种有代表性的改进型Einstein制冷系统(Ⅰ,Ⅱ,Ⅲ)进行了对比.运用质量和能量守恒定理,建立了3个系统各部件的热力学模型,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工况下,系统Ⅱ的COP(制冷性能系数)最高,达到0.255 1,工况的变化并不能有效改善3个系统的COP,而通过合理匹配系统各部件,优化管道阻力,采用热回收系统、高效气泡泵及选择最佳的发生温度,能够有效改善系统制冷性能,对Einstein(制冷循环)系统的性能优化及工业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基于不同压力下的Einstein制冷循环系统性能分析
Einstein循环
两相流
热力学
模型
气泡泵
性能计算
一种改进型Einstein循环制冷机的(火用)分析
Einstein循环
吸收式制冷
(火用)分析
节能
车用柴油机余热回收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方案热经济性对比分析
车用柴油机
余热回收
有机朗肯循环
系统方案
热经济性
改进型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变工况特性
太阳能喷射制冷
变工况
性能系数
R1 61
工作时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改进型Einstein制冷循环系统运行可行性对比分析
来源期刊 热能动力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Einstein循环 单压吸收制冷 改进 可行性分析
年,卷(期) 2016,(10) 所属期刊栏目 热力循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
页数 分类号 TK26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146/j.cnki.rndlgc.2016.10.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道平 上海理工大学制冷技术研究所 182 1400 18.0 27.0
2 林发龙 上海理工大学制冷技术研究所 7 3 1.0 1.0
3 杨梦 上海理工大学制冷技术研究所 11 34 4.0 5.0
4 安丽焕 上海理工大学制冷技术研究所 2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Einstein循环
单压吸收制冷
改进
可行性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能动力工程
月刊
1001-2060
23-1176/TK
大16开
哈尔滨市香坊区公滨路452号
14-158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28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319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