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及缩宫素引产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65例双胎分娩产妇的母婴资料。按照分娩方式分为自发临产组80例,缩宫素引产组70例,剖宫产组215例。结果①三组产妇及新生儿一般情况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自然分娩中,缩宫素引产组与自发临产组相比,12小时自然分娩率、总产程持续时间、产后2小时阴道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并无差异,两组的围产儿结局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阴道分娩组的第2个胎儿入住NICU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缩宫素用于双胎引产并不增加母婴的不良结局,自然分娩中不管是自发临产还是缩宫素引产与剖宫产相比,均不会增加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
推荐文章
不同分娩方式对双胎妊娠结局的影响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阴道分娩
子宫下段剖宫产
双胎妊娠
妊娠结局
危险因素
两种分娩方式用于临产前胎心监护异常孕妇的安全性研究
临产前
胎心监护异常
人工破膜引产术
剖宫产术
安全性
双球囊导管引产足月单胎与双胎妊娠初产妇的效果比较
双球囊导管
双胎妊娠
初产妇
引产
剖宫产
辅助生殖双胎与自然妊娠双胎的临床分析
辅助生殖双胎
自然妊娠双胎
妊娠结局
比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及引产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双胎妊娠 分娩方式 围产儿结局 缩宫素
年,卷(期) 2016,(10)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8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19
字数 24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8552.2016.10.0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剑兰 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解放军第174医院产科 4 18 2.0 4.0
2 张小琼 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解放军第174医院产科 2 15 1.0 2.0
3 王丽娜 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解放军第174医院产科 5 41 3.0 5.0
4 余水兰 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解放军第174医院产科 1 15 1.0 1.0
5 马钦玲 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解放军第174医院产科 1 15 1.0 1.0
6 季晓菲 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解放军第174医院产科 1 1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01)
二级引证文献  (84)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5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7)
2020(2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胎妊娠
分娩方式
围产儿结局
缩宫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月刊
2095-8552
10-1239/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世界医药图书大厦B座)
2-48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259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527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