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材料工程       
摘要:
采用非自耗电弧熔炼炉制备了AlxFeCrCoCuV(x=0,0.5,1.0)多组元高熵合金.用XRD,SEM,EDS和DSC技术探究了合金的微观组织,并测试了其硬度及耐磨性能.研究表明:随着Al的加入,Al0.5 FeCrCoCuV合金和Al1.0 FeCrCoCuV合金由FeCrCoCuV合金单一的BCC相变为由枝晶BCC和晶间FCC共同组成的双相组织;Al1.0 FeCrCoCuV合金的硬度大于Al0.5 FeCrCoCuV合金.合金的摩擦磨损测试主要以黏着磨损为主,合金的耐磨性能与硬度成正比.3种合金的摩擦因数都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小,主要原因是随着摩擦时间的增加,合金表面生成了一层氧化物提高了合金的耐磨性能.
推荐文章
Al元素含量对高熵合金AlxFeTiCrZnCu力学性能的影响
高熵合金
晶体结构
弹性性能
密度泛函理论
AlCrFeNi2Cux高熵合金组织及性能
高熵合金
组织调控
硬度
压缩性能
塑性
显微组织
XRD图谱
Cu元素
硅元素对Zn-75Al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锌铝合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干滑动摩擦
第一性原理计算Al元素含量对高熵合金AlxCoCrCuFeNi的影响
高熵合金
晶体结构
生成热
密度泛函理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Al元素对AlxFeCrCoCuV高熵合金组织及摩擦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材料工程 学科
关键词 高熵合金 微观组织 硬度 摩擦性能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与工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70
页数 6页 分类号 TG113.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68/j.issn.1001-4381.2016.04.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景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39 2308 23.0 34.0
2 刘贵仲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信息材料重点实验室 31 316 10.0 17.0
3 谢红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信息材料重点实验室 5 79 5.0 5.0
4 周敏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信息材料重点实验室 7 34 3.0 5.0
5 毛炜乾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信息材料重点实验室 2 26 2.0 2.0
6 刘德飘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信息材料重点实验室 1 1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0)
共引文献  (102)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34)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熵合金
微观组织
硬度
摩擦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材料工程
月刊
1001-4381
11-1800/TB
大16开
北京81信箱-44分箱
1956-05-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558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70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