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苯二甲酸与新戊二醇经过酯化反应及缩聚反应两个阶段,合成制备聚对苯二甲酸戊二醇酯(PPT),本研究针对缩聚反应阶段建立缩聚反应动力学模型,利用遗传算法结合最小二乘法优化估值方法,求取了PPT合成缩聚反应动力学参数,其中包括指前因子A、活化能Ea和反应级数n;并以不同的生产数据对动力学模型进行验证,模型计算值和生产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9972,吻合较好,表明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是可信的,所采取的遗传算法结合非线性规划求解策略是可行的,并以此为基础,对缩聚反应时间进行初步优化,反应时间可由现在的4.8h缩短到3.3h.
推荐文章
邻苯二甲酸酐与季戊四醇缩聚反应模型的统计处理
邻苯二甲酸酐
季戊四醇
缩聚反应
统计处理
精对苯二甲酸排放污水中对苯二甲酸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
测定
对苯二甲酸
新型增塑剂对苯二甲酸二(二乙二醇丁醚)酯的合成工艺
对苯二甲酸
二乙二醇丁醚
对苯二甲酸二(二乙二醇丁醚)酯
增塑剂
动力学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的固相聚合规律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固相聚合
高分子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对苯二甲酸与新戊二醇缩聚反应动力学研究
来源期刊 化学研究与应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动力学 对苯二甲酸 新戊二醇 缩聚 遗传算法
年,卷(期) 2016,(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0-1324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013.2
字数 334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璐 47 170 7.0 9.0
2 解新安 64 410 10.0 17.0
3 刘方 2 5 1.0 2.0
4 叶梦晴 4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
193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力学
对苯二甲酸
新戊二醇
缩聚
遗传算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研究与应用
月刊
1004-1656
51-1378/O6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内
62-180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9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96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