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低剂量水平下氚水β射线的生物效应.方法 人体外周血与氚水混合,分别培养24 h和48 h,72 h后收获细胞.通过染色体非稳定性畸变的变化,得到与氚水作用后染色体畸变的频率,以60C0 γ射线照射后的细胞效应作为参照,得到相同剂量下氚水的相对生物效应值.结果 拟合实验结果得到氚水β射线的最佳回归方程是Y=0.001 +0.062D +0.053D2;比较氚水与γ射线的最佳回归方程可知,方程系数的主要区别在a值,氚水β射线的RBE最大值为2.21出现在0.06 Gy,随着剂量的增大RBE值先减小而后稳定.低剂量情况下淋巴细胞微核剂量-效应关系符合线性拟合方程Y=C+αD,得到60Co γ射线对HTO β射线诱发微核的RBE值在1.46 ~2.17之间,与染色体畸变所得RBE值及变化趋势一致.结论 在低剂量情况下,β射线诱发畸变的能力更强,HTO β射线在一个电离辐射径迹上使两个染色单体各产生一个损伤的效率更高.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低剂量氚水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辐射卫生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氚水 β射线 染色体畸变 MN RBE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0,14
页数 分类号 X59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邓冰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23 89 5.0 9.0
2 谭昭怡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41 157 5.0 10.0
3 董兰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15 34 4.0 5.0
4 井婧 9 15 3.0 3.0
5 全旖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4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氚水
β射线
染色体畸变
MN
RBE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辐射卫生
季刊
1004-714X
37-1206/R
大16开
济南市经十路18877号
24-094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19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67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