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露天煤矿开采作为世界范围内的主要采煤方式,在满足人类能源需求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矿区生态环境破坏和生态系统固碳能力退化。研究露天煤矿土地复垦过程中生态系统碳库动态变化不仅对认识区域碳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该变化过程还可以作为露天煤矿土地复垦效果的重要判断指标。综述了国内外露天煤矿复垦林地、复垦草地以及复垦耕地生态系统碳库动态变化的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1)露天煤矿复垦林地、复垦草地和复垦耕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均较自然恢复地要高,有的矿区甚至比原地貌要高。干旱区煤矿土地复垦初期以草地固碳效果较好,而半干旱和湿润区煤矿复垦以林地效果较好。同一生态系统,碳储量随植物物种及植物配置方式而异。(2)矿区土壤碳库呈现“U”型动态恢复过程。林地土壤有机碳年均增长量为0.20~6.27 Mg·hm-2;草地为0.30~3.37 Mg·hm-2;林草混合复垦模式为0.31~2.80 Mg·hm-2。(3)复垦林地生态系统碳库主要存储在植被中,而复垦草地则主要存储在土壤中。(4)土壤碳库主要受土壤理化性质、地上植被、复垦年限、立地条件以及复垦工艺等因素影响。因此,矿区土地复垦中应注重排土场微地形优化,筛选适宜物种,优化植被配置模式和改进复垦措施,以加快矿区复垦生态系统碳库恢复。针对露天煤矿生态系统碳库研究现状,提出未来我国露天煤矿复垦生态系统碳库的研究重点,包括加强植被碳库、土壤无机碳库及总碳库全生命周期研究,加强荒漠区露天煤矿碳库研究,以期为全面认识我国露天煤矿复垦生态系统碳库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特大型露天煤矿区生态系统演变及其生态储存估算
露天煤矿区
生态系统演变
生态储存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转换
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区人工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露天煤矿
人工林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露天煤矿区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露天煤矿区
生态风险评价
脆弱环境
生态指数
生态脆弱度指数
生态损失度指数
大型露天煤矿人工扰动地貌生态重建研究
露天煤矿
扰动土地
生态重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露天煤矿复垦生态系统碳库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露天煤矿 复垦 生态系统 碳库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综 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3-910
页数 8页 分类号 X171.1
字数 68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6.05.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白中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146 1851 23.0 33.0
5 赵中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9 104 5.0 9.0
7 原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2 5 1.0 2.0
10 牛姝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2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2)
共引文献  (290)
参考文献  (5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3)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0(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1(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2(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3(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4(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5(23)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6(2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7(3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8(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9(33)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1(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2(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3(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4(1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10)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露天煤矿
复垦
生态系统
碳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