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章提出了一种复合抛物面槽式光伏聚光器,介绍了该聚光器的工作原理,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其进行三维建模,并通过光学仿真软件对不同入射偏角、光伏组件不同安装位置时接收体表面的光线接受率和聚光效率进行计算.该课题组搭建了复合抛物面槽式光伏聚光器试验台,对该光伏聚光器的输出电功率进行了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复合抛物面槽式光伏聚光器径向入射偏角的变化范围为0~7°时,光线接受率为99.35%~60.49%;聚光效率随轴向入射偏角的增大呈线性降低的变化趋势;光线接受率和聚光效率随光伏组件与入射光之间夹角的增大而降低;在自然天气条件下,复合抛物面槽式光伏聚光器的输出电功率约为相同测试条件下平板光伏组件的2倍.
推荐文章
可用于建筑采暖的槽式复合抛物面聚光器光热特性研究
建筑采暖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
空气流速
光热特性
太阳能干燥装置槽式复合抛物面聚光器热性能分析
干燥
太阳能
效率
复合抛物面
性能
二级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性能仿真及光伏发电实验研究
聚光光伏发电
二级CPC
正交试验
接收半角
基于复合抛物面聚光器的光纤耦合系统研究
激光技术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耦合系统
耦合效率
光纤激光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复合抛物面槽式光伏聚光器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可再生能源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光伏 复合抛物面 聚光器 电功率
年,卷(期) 2016,(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7-1111
页数 分类号 TK51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宏飞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122 741 14.0 18.0
2 常泽辉 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40 163 6.0 11.0
3 侯静 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26 86 5.0 7.0
5 于苗苗 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8 29 4.0 5.0
6 李承书 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 1 1.0 1.0
9 贾柠泽 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5 18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伏
复合抛物面
聚光器
电功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可再生能源
月刊
1671-5292
21-1469/TK
大16开
辽宁省营口市西市区银泉街65号
8-61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35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11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