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化工学报       
摘要:
为探究纳米粒子浓度对纳米流体制冷剂在微细通道中流动沸腾气液两相压降影响,运用超声波振动法制备质量分数为0.05%、0.1%、0.2%、0.3%、0.4%均匀、稳定的Al2O3/R141b纳米流体制冷剂,在直接激光烧结(DMLS)微型换热器中,设计系统压力为176 kPa,纳米流体制冷剂入口温度为40℃,在热通量21.2~38.2 kW·m?2和质量流率183.13~457.83 kg·m?2·s?1工况下,研究纳米粒子浓度对Al2O3/R141b纳米流体制冷剂流动沸腾气液两相压降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粒子浓度对纳米流体制冷剂在微细通道中流动沸腾气液两相压降有显著影响,气液两相压降随纳米流体制冷剂的纳米粒子浓度增加而减少,在纯制冷剂中R141b加入纳米粒子Al2O3,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流体制冷剂流动沸腾气液两相压降降低5.5%~32.6%;通过SEM和表面静态接触角测试方法,发现纳米流体制冷剂沸腾气液两相压降随质量分数增加而减少的原因是纳米颗粒沉积在通道表面,增加了微通道表面的润湿性;对比国际上3种比较经典流动沸腾两相压降模型,并基于Qu-Mudawar关联式和Zhang关联式进行修正,得出两相压降结果的85%数据点位于修正后的关联式模型值的±15%范围之内,同时实验结果与修正后的模型结果偏差MAE值为11.7%,说明修正后关联式能有效预测本工况下实验值。
推荐文章
DMLS微换热器粗糙度对Al2O3/R141b流动沸腾传热影响
直接金属激光烧结
微型换热器
化学抛光技术
粗糙度
纳米流体制冷剂
流动沸腾传热
纳米粒子浓度对纳米流体流动沸腾传热及压降影响综合评价
微通道
纳米粒子
浓度
传热
压降
综合评价法
电场对微细通道内R141b制冷剂流动沸腾压降的影响
制冷剂
电场
电极
微细通道
流动沸腾
压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DMLS微型换热器内纳米粒子浓度对Al2O3/R141b流动沸腾压降的影响
来源期刊 化工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微通道 烧结 纳米粒子 浓度 气液两相 压降
年,卷(期) 2016,(11) 所属期刊栏目 流体力学与传递现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87-4598
页数 12页 分类号 TK1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949/j.issn.0438-1157.201606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小平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85 341 8.0 13.0
2 谢鸣宇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8 23 3.0 4.0
3 邓聪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7 27 3.0 5.0
4 周建阳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8 2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通道
烧结
纳米粒子
浓度
气液两相
压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学报
月刊
0438-1157
11-1946/TQ
大16开
192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