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复合电沉积制备钢基超疏水表面的方法.通过在 Q235基材上构筑微纳米的 Ni‐nSiO2表面,实现了Q235钢基超疏水表面的制备.首先改进复合电沉积工艺;然后通过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分析镀液中N i2+含量对表面超疏水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镀液配方;最后探究电流密度、阳极速度和时间对表面超疏水性能的影响,并基于此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最终确定当Ni2+浓度为0.5 mol/L、电流密度为37.5 A/dm2、阳极速度为8 m/min、沉积时间为3 min时,可制备出表面接触角为153.5°,滚动角为6.5°的超疏水表面.
推荐文章
等离子喷涂制备超疏水表面 研究进展
超疏水
等离子喷涂
粗糙结构
低表面能
复合硅微粉及其超疏水表面的制备与表征
复合硅微粉
微纳米结构
超疏水
接触角
超疏水表面:从制备方法到功能应用
超疏水
荷花效应
微纳米结构
自清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复合电沉积钢基超疏水表面制备工艺研究
来源期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超疏水表面 制备工艺 复合电沉积钢 主要成分分析 最佳镀液配方
年,卷(期) 2016,(7) 所属期刊栏目 船舶与海洋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51
页数 6页 分类号 TG17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45/j.hust.1607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玉君 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学院 120 1151 18.0 26.0
2 汪骥 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学院 40 159 8.0 10.0
11 李瑞 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学院 33 131 8.0 10.0
12 陈昌毅 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学院 2 1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疏水表面
制备工艺
复合电沉积钢
主要成分分析
最佳镀液配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671-4512
42-1658/N
大16开
武汉市珞喻路1037号
38-9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46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88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