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青藏高原中部古近纪发育伦坡拉盆地、色林错盆地、尼玛盆地,组成伦坡拉-色林错-尼玛沉积凹陷,总体呈近东西走向,长超过250km,宽30~50km;凹陷中心古近系河湖相沉积地层厚度达5~6km,下部为古新统-始新统牛堡组砾岩、砂岩、泥岩、泥灰岩,上部为渐新统丁青湖组泥岩、页岩、粉砂岩夹油页岩,顶部被新近系河湖相沉积不整合覆盖.凹陷南部发育尼玛-色林错逆冲推覆构造,凹陷北侧发育赛布错-扎加藏布逆冲推覆构造,伦坡拉盆地北部发育薄皮推覆构造,伴有不同规模的褶皱变形.地壳深部不同深度发育多重逆冲推覆构造,羌塘地块南部自北向南逆冲推覆,拉萨地块北部自南向北逆冲推覆;两者对冲部位地壳厚度发生显著变化,地表形成古近纪沉积凹陷.根据深地震反射及构造解释,结合Airy均衡分析,表明不同深度逆冲推覆及对冲构造运动导致地壳缩短增厚,增厚地壳均衡隆升及密度差异对古近纪沉积凹陷及盆地演化具有重要控制作用.色林错凹陷及邻区古近纪沉积记录对青藏高原地壳增厚与隆升过程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推荐文章
沅江凹陷古近纪层序地层、沉积相特征及演化
洞庭湖盆地
沅江凹陷
古近纪
层序
地层
沉积相
勘探区
乌石凹陷古近系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
北部湾盆地
乌石凹陷
古近纪
构造
沉降
层序地层学
沉积体系
勘探区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古近纪幕式裂陷特征
珠江口盆地
惠州凹陷
古近纪
幕式
裂陷
构造格架
南海北部超深水区兴宁凹陷古近纪沉积充填特征
沉积充填
地震反射特征
油气勘探
古近系
兴宁凹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藏色林错及邻区古近纪沉积凹陷对地壳增厚的响应
来源期刊 地质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古近纪沉积凹陷 逆冲推覆构造 地壳缩短增厚 色林错及邻区 青藏高原中部
年,卷(期) 2016,(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81-2191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779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培盛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90 1362 22.0 31.0
2 吴珍汉 147 2812 30.0 44.0
3 张其超 3 5 2.0 2.0
4 吴艳君 3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9)
共引文献  (117)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3)
193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6(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2(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3(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5(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6(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7(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2(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3(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4(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5(13)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古近纪沉积凹陷
逆冲推覆构造
地壳缩短增厚
色林错及邻区
青藏高原中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学报
月刊
0001-5717
11-1951/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113
192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6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89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