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DFT计算的方法研究了加氢脱硫反应的模型化合物噻吩和1-己烯在S边空位、Mo边和角位上的吸附能,并分析该过程中的电荷转移和C-S及C=C键键长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噻吩和1-己烯在3种活性中心上吸附的强弱趋势是一致的,都是角位最强,S空位其次,最弱是Mo边,同时,对于3种活性中心噻吩和1-己烯在各活性中心上的吸附能相差很小,即3种活性中心上噻吩和1-己烯的吸附选择性都很小.噻吩加氢后各中间产物在活性中心上的吸附显著增强,并且表现出了明显的选择性.此时吸附强弱大致顺序为S空位>角位>Mo边.
推荐文章
MoS2基催化剂加氢脱硫反应活性相和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加氢脱硫
催化剂
显微结构
催化(作用)
噻吩
页岩中黏土矿物吸附特性分子模拟
页岩
黏土矿物
Monte Carlo模拟
分子模拟
吸附
蛋白质分子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
蛋白质
分子模拟
抗污染
取向
界面
表面
碳材料的分子模型及模拟方法在吸附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吸附
多孔炭材料
分子模型
模拟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加氢脱硫反应分子在MoS2表面吸附的分子模拟研究
来源期刊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吸附 DFT计算 活性中心
年,卷(期) 2016,(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6-87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015.9|TP391.9|O6-39
字数 31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866/j.com.app.chem201608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明丰 44 340 11.0 16.0
2 周涵 47 231 8.0 13.0
3 李会峰 28 177 8.0 12.0
4 王薇 11 25 3.0 4.0
5 赵晓光 10 27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吸附
DFT计算
活性中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双月刊
1001-4160
11-3763/TP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北二街2条1号
82-500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04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76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