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汤及三个“一补一泻”药对对肾阴虚模型小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及肾上腺形态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给药组(六味地黄汤组、山茱萸-牡丹皮组、熟地黄-泽泻组、山药-茯苓组)共6个试验组;连续9d分别灌胃给予以上对应药物;第5~9天,除空白组灌胃蒸馏水外,其他各组按50 mg/kg体质量每天灌胃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称体质量,测定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含量,观察肾上腺病理切片.结果 肾阴虚模型小鼠体质量、血浆cGMP含量降低,血浆cAMP、血清ACTH、Cor.含量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上腺组织受损;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汤能上调模型小鼠体质量、血浆cGMP含量,下调血浆cAMP含量、血清ACTH、Cor.含量(P<0.05,P<0.01),修复受损肾上腺组织;山茱萸-牡丹皮药对能下调模型小鼠血浆cAMP、血清ACTH含量(P<0.01),修复受损肾上腺组织.结论 六味地黄汤能改善肾阴虚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垂体分泌的ACTH含量、下调肾上腺分泌的Cor.含量,改善HPA轴的功能及肾上腺形态有关.其中山茱萸-牡丹皮药对是该方改善肾阴虚证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
推荐文章
六味地黄汤及其“一补一泻”药对对肾阴虚模型小鼠HPT轴的影响
六味地黄汤
补泻药对
肾阴虚模型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六味地黄汤醇提水洗脱部位对小鼠阴虚模型的影响
六味地黄汤醇提水洗脱部位
阴虚模型
cAMP/cGMP
抗氧化
六味地黄汤生物制剂对肾阴虚小鼠HPA轴的调节作用研究
六味地黄汤/中医药疗法
肾上腺轴
动物,实验
微透析法研究六味地黄丸在肾阴虚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药动学
六味地黄丸
肾阴虚型糖尿病
效应细胞
微透析取样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六味地黄汤及“补泻”药对对肾阴虚模型小鼠HPA轴功能及肾上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来源期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六味地黄汤 补泻药对 肾阴虚模型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熟地黄 山药 山茱萸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方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5.5
字数 38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070X.2016.03.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石继连 68 388 11.0 15.0
2 戴冰 65 357 11.0 15.0
3 肖子曾 53 413 12.0 17.0
4 杨连初 7 48 3.0 6.0
5 肖望重 18 35 3.0 5.0
6 杨梦琳 10 81 5.0 9.0
7 张嘉妮 6 66 4.0 6.0
8 李王星 1 1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7)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80)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1)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六味地黄汤
补泻药对
肾阴虚模型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熟地黄
山药
山茱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674-070X
43-1472/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含浦科教园区学士路300号湖南中医药大学含浦校区
42-64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8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618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