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正>引言中国文学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是如何发生的?在此过程中传统文学观念发生了哪些实质性的变化?新的文学观念又如何被形塑?可以说,上述问题是针对中国文学的现代进程的相关研究所必须予以回答的问题,迄今学界也已积累了相当可观的研究成果。而不无遗憾的是,从审美意识转变的角度切入中国文学现代性之发生的相关研究还相当缺乏。1904年,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首次介绍了康德及叔本华的美学思想中对于"优美"和"壮美"这
推荐文章
20世纪中国文学对民间语言价值的发现与运用
民间语言
中国文学
意义
价值
发现
20世纪初男西服的结构造型研究
男西服
结构
款式
裁剪
关于中国文学中"反现代"倾向的世纪溯源
"现代性"
"反现代"倾向
现代主义
20世纪上半叶的苏联文学与中国革命文学
苏联文学
中国革命文学
五四文学革命
延安文艺座谈会
中共文艺政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崇高之美:铸造中国文学新质的起点——以20世纪初梁启超、王国维、鲁迅为中心的观察
来源期刊 社会观察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中国文学 文学现代性 叔本华 审美意识 新质 现代形态 中国诗歌 美学思想 诗界革命 现代经验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5-107
页数 3页 分类号 I20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冠夫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26 1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文学
文学现代性
叔本华
审美意识
新质
现代形态
中国诗歌
美学思想
诗界革命
现代经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社会科学文摘
月刊
2096-1979
31-2120/C
大16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328室
4-918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01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