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该著成书于1983年,是晚期波德里亚的核心著作,其中对现代性作出最为直接而深刻的批判。现代性的目的是依据主体的建构控制客体,但凭借主体的力量不足以掌控世界。因此主体必须借助客体的力量反制客体。这是一种致命的策略,其后果是现代性以物的扩张冲刷主体的地基,以表象的狂欢取代对本质的追寻,从而用客体性取代主体性。因此,现代性的实质并不像传统观点所认为的那样是以人对宇宙的统摄来取代神的统摄,从而造就一个全然属人的世界;而是以客体的统摄取代人的统摄, 从而造就一个全然属于客体、以客体为出发点的世界。因此作者主张使这种策略极端化,从而超越客体的界限, 使主体脱离客体性的控制。
推荐文章
电击武器非致命效能评估
电击武器
非致命效能
效能评估
模糊评判
非致命微波武器综合效能评估
微波武器
非致命
一致性排序法
Vague集
效能评估
基于“应激”的非致命武器心理效应
应激
非致命武器
心理学
心理效应
ICU重度颅脑损伤的致命因素分析
重度颅脑损伤
致命因素
应激性溃疡
肺部感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致命的策略
来源期刊 中国哲学年鉴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客体性 波德里亚 性的实质 现代性 极端化 人的世界 主体性 传统观点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6-366
页数 1页 分类号 I2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客体性
波德里亚
性的实质
现代性
极端化
人的世界
主体性
传统观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哲学年鉴
年刊
1004-3462
11-2935/B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出版文献量(篇)
279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