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和分析采用针灸疗法进行黄褐斑治疗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选取2014-01/2015-01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汊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科门诊收治的的黄褐斑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按照抽签法平均划分成对照组( n=47)和观察组( n=47),并分别进行常规中药治疗和中医针灸治疗,分别进行疗效观察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74%),总满意度(91.49%);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78.72%)和总满意度(68.09%);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和总满意度显著偏高,且不良反应率(0.00%)较之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19.15%)明显偏低,组间各项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黄褐斑患者应用中医针灸进行诊治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因而是一种有效、理想、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法.
推荐文章
黄褐斑的治疗进展
黄褐斑
色素沉着
色素异常
治疗进展
纳晶联合皙毓黄褐斑贴敷料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纳晶;
皙毓黄褐斑贴;
敷料治疗;
黄褐斑;
皮肤镜;
满意度
益坤宁颗粒治疗黄褐斑35例临床观察
益坤宁颗粒
黄褐斑
雌二醇
点阵激光联合积雪苷霜软膏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评价
点阵激光
积雪苷霜软膏
黄褐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针灸治疗黄褐斑临床效果分析
来源期刊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黄褐斑 针灸 临床效果
年,卷(期) 2016,(8)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与转化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6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46
字数 193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红梅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汊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 1 2 1.0 1.0
2 陈永干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汊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 1 2 1.0 1.0
3 陈宽业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中医院中医科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3)
共引文献  (4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褐斑
针灸
临床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月刊
2095-6894
61-9000/R
16开
西安市新寺路569号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学院
201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7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8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