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球面与平面接触是电触头中最常见的接触形式之一,其接触电阻的计算和分析是电触头设计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通过对工程粗糙表面进行分析,引入球面与平面接触的粗糙表面力学模型,结合经典的电接触理论,从而首次建立了球面与粗糙平面的电接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定量研究了压力、塑性指数以及表面粗糙度等因素对接触电阻的影响.设计了接触电阻测量装置,对接触电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测试,并对比分析理论模型计算数据和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压力较小时,理论模型计算的接触电阻和实验数据测试较为吻合;压力较大时,理论模型有一定的局限性.
推荐文章
粗糙界面法向接触理论模型与实验结果对比研究
粗糙表面
法向接触
理论模型
典型实验
对比研究
考虑摩擦的球面切向接触刚度分形模型研究
摩擦
球面
切向接触刚度
分形理论
利用LS-DYNA的微尺度球面-平面接触模型力学行为有限元分析
微机电系统
微接触
有限元分析
接触力学
结合面接触刚度分形模型研究
结合面
接触刚度
分形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球面与粗糙平面电接触模型的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浙江电力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粗糙表面 接触电阻 实验测试
年,卷(期) 2016,(12) 所属期刊栏目 2016年浙江电力优秀青工科技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42,59
页数 8页 分类号 TM501+.3
字数 619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瞿航 1 5 1.0 1.0
2 陈宁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粗糙表面
接触电阻
实验测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电力
月刊
1007-1881
33-1080/TM
大16开
杭州朝晖八区华电弄1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0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65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