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川北医学院学报       
摘要: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脑脊液和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及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水平的变化,及其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对 SAH 发病机制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92例 SAH 患者,并以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检测其脑脊液和血清 MIF、MMP-9及 IL-1β水平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 SAH 组患者脑脊液和血清 MIF、MMP-9及 IL-1β水平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在 SAH 组、对照组脑脊液和血清 MIF、MMP-9及 IL-1β相互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SAH 患者脑脊液和血清 MIF、MMP-9及 IL-1β水平明显升高及其正相关性提示 SAH 患者脑脊液和血清 MIF、MMP-9及 IL-1β水平变化对其发病机制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作为对 SAH 早期脑损伤和预后评估的一项参考指标。
推荐文章
血清Nesfatin-1和MMP-9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的预测价值
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摄食抑制因子-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预后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CT
蛛网膜下腔
高密度值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脊液置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脊液和血清MIF、MMP-9及IL-1β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机制和预后判断的研究
来源期刊 川北医学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白细胞介素 预后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论 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4-67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4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3697.2016.05.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师蔚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111 531 12.0 17.0
2 李亚军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 63 279 8.0 14.0
3 王敏娟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 25 60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蛛网膜下腔出血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白细胞介素
预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川北医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5-3697
51-1254/R
大16开
197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6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80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