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腹茧症临床和病理特征分析,探讨提高有效诊治的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术中诊断腹茧症16例[男11、女5例;平均年龄39岁(19~73岁)].术前诊断急性肠梗阻10例;急性阑尾炎3例;乙状结肠癌并梗阻、腹部闭合伤并肠穿孔、右侧隐睾恶变各1例.15例腹部CT检查至少1次(增强6例,肠系膜血管重建5例);消化道钡餐检查4例.随访3~8年.结果 16例既往均无腹腔感染或手术史,13例有慢性腹痛史.12例肠梗阻时CT检查中11例见“肠禁锢”征:小肠蛇形蜿蜒或呈“菜花征”;非梗阻状态CT检查5例未见该征象.肠系膜上动脉重建均见系膜血管束样纠集;钡餐检查均见肠管聚集舒展受限.16例(弥漫型13例,局限型3例)中11例行全部粘连小肠松解(弥漫型10例,局限型1例),2例同时行小肠部分切除.术后粘连松解者平均恢复时间14天(7~30天);小肠漏1例保守治疗治愈;肠切除者1例1年后症状复发伴慢性肠瘘;余未出现肠梗阻.5仅治疗原发病的术后恢复顺利,随访情况同术前.结论 腹茧症“肠禁锢”病理特征决定临床和影像表现;密切结合临床和影像特点是鉴别诊断的关键;解除“肠禁锢”是手术解除梗阻的核心.
推荐文章
腹茧症的外科诊治现状
腹茧症
综述文献
腹茧症的影像学表现
腹茧症
影像诊断
肠梗阻
腹茧症16例诊治体会
腹茧症/诊断
腹茧症/治疗
肠梗阻/诊断
误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腹茧症再认识对诊治的启示
来源期刊 疾病监测与控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腹茧症 肠梗阻 粘连松解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6-448
页数 分类号 R574.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裕隆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 205 1367 19.0 27.0
2 吴晖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 36 190 8.0 12.0
3 周学付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外科 3 2 1.0 1.0
4 彭晓飞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外科 4 5 1.0 2.0
5 刘红艳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影像科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腹茧症
肠梗阻
粘连松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疾病监测与控制
月刊
1673-9388
15-1350/R
16开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战备路邮政支局16号信箱
16-294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4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97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