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布莱希特之于中国戏剧的意义,并不能单纯以“借鉴”或“误读”概括之.艺术活动中发生的一切,昭示了中国戏剧界自身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在戏剧转型背景中,寻求艺术独立品格的问题便突显出来.在此过程中,布莱希特充当了“窗口”的作用,通过他,戏剧家们展望新型戏剧样式,其中既包括学习、借鉴——后来被证实多为想当然、表层化的“误读”,也自觉不自觉地将戏剧革新目标与中国现代戏剧内在发展要求结合在一起.实际上,因理解的片面性,我们只是将戏剧家的背影想像了一番,而此背影却变换为一面“镜子”,折射出“照镜人”自身面相.理论批评界也随之沉浮,却在最后走进书斋.因而,有必要梳理一下布莱希特和我们的戏剧活动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从他身上,或可反观自照我们的“戏剧意识”.
推荐文章
中国当代艺术铸件
雕塑创作
铸造技术
艺术品
浅谈影响中国当代艺术的三个因素
当代艺术
西方影响
中国文化
中国当代艺术的写意观
中国当代艺术
写意
论残酷戏剧的美学内涵——以中国当代先锋戏剧的实践与应用为例
残酷戏剧
美学内涵
必然性
揭示性
感化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布莱希特的背影——中国当代戏剧“转型期”艺术观念审鉴
来源期刊 戏剧文学 学科
关键词 布莱希特 戏剧转型 戏剧观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戏剧理论纵横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86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佳根 5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布莱希特
戏剧转型
戏剧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戏剧文学
月刊
1008-0007
22-1033/I
16开
吉林省长春市建设街2779-2号
12-51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5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4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