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气溶胶老化是目前大气颗粒物物理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真空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原位观测并对比了油酸(OA)薄膜和油酸包覆粉煤灰两种样品分别与臭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并评估了其中粉煤灰在非均相化学反应中所起到的作用。除了指纹区特征峰的不同,在反应前纯油酸薄膜和纯油酸包覆粉煤灰样品的主要红外特征吸收峰是相似的。当两种样品分别处于20 ppm 臭氧浓度、室温和干燥的反应环境中,—CH 的特征吸收峰(3050 cm-1)强度降低而—OH 伸缩振动特征峰(3430 cm-1)强度增加。此外,随着臭氧氧化反应的进行,处于1710cm-1的羧酸 C—O 伸缩振动特征峰强度下降,反之,产物酯类物质的伸缩振动特征峰在1740 cm-1出现并增强。通过红外光谱的变化趋势能够得到两组样品的 OA 成分在反应中逐步消耗并转化为含有羟基和酯类官能团的产物。通过位于1740 cm-1处的 C—O 特征峰的变化能够得到准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app和摄取系数γ。粉煤灰样品的准一级反应速率常数大体是油酸薄膜反应体系的两倍。对于比表面积,粉煤灰样品要大于油酸薄膜,而两种反应体系的臭氧浓度一致,油酸薄膜和油酸包覆粉煤灰的γ值分别为(2.70±0.11)×10-4和(3.70±0.13)×10-4。较大的催化表面积和较快的催化效率是导致粉煤灰样品较油酸薄膜反应快的原因。由此证明了当粉煤灰与不饱和有机酸结合并处在臭氧氧化环境中时会常易促进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
推荐文章
油酸包覆纳米铝粉/黑索今复合体系的热行为及非等温分解反应动力学
物理化学
纳米铝粉
油酸
包覆
黑索今
非等温分解反应动力学
矸石电厂粉煤灰的火山灰反应动力学研究
矸石电厂粉煤灰
反应活性
酸溶法
火山灰反应动力学
改性超细粉煤灰吸附Cr6+动力学研究
超细粉煤灰
改性
吸附
Cr6+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真空FTIR比较研究油酸薄膜和油酸包覆粉煤灰分别与臭氧的非均相化学反应动力学
来源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非均相反应动力学 油酸 粉煤灰 臭氧 真空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76-1580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57.3
字数 11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4/j.issn.1000-0593(2016)05-1576-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韫宏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 51 167 8.0 11.0
2 何翔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 3 5 1.0 2.0
3 冷春波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均相反应动力学
油酸
粉煤灰
臭氧
真空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月刊
1000-0593
11-2200/O4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钢铁研究总院
82-6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956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12772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