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有害藤本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原产中南美洲,现已对我国华南地区的植被和生态造成了严重危害。了解薇甘菊对非生物环境因子的适应性是对其进行科学治理的基本前提之一。华南地区以酸性土壤为主,而铝毒害是酸性土壤环境中植物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为揭示薇甘菊对土壤pH条件及铝毒的适应性,本研究对比了薇甘菊在不同土壤pH环境下的萌发和生长情况;比较分析了薇甘菊3个不同种群和其他5种植物种子在不同浓度铝离子胁迫(0、0.5、1和2 mmol?L-1)下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测定了深圳内伶仃岛薇甘菊及其他19种本地不同生活型植物茎干中3种微量元素(铝、锰和铁)的含量。结果表明,(1)薇甘菊种子在pH值为3.6~7.9的土壤环境中都能正常萌发,种子萌发率随土壤pH值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薇甘菊幼苗在pH值为4.3的条件下生长最佳,幼苗苗高、叶数、根数和根长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梯度。(2)当Al3+浓度不高于2 mmol?L-1时,薇甘菊种子的萌发率无显著组间差异,与对照植物相比也没有显著差异;但薇甘菊不同种群之间的差异明显,尤其是在幼苗存活率上。(3)薇甘菊茎干中铝(655.3 mg?kg-1)和铁(309.9 mg?kg-1)的含量均为20种受试植物中的最高值,分别是其余19种对照植物平均值的11.5倍和3.3倍;锰含量(469.4 mg?kg-1)仅次于鸭脚木,是其余19种植物平均值的2.7倍。以上结果表明薇甘菊对土壤酸碱度有较广的生态幅,对土壤铝离子毒害具有一定的耐受和富集能力,且铝离子毒害未影响薇甘菊对其他离子的吸收,因此对酸性土壤有较强的适应性。薇甘菊对酸性土壤的适应性有利于其成功入侵华南地区,而该区域土壤酸化的加剧可能进一步加重薇甘菊的潜在危害。
推荐文章
异质环境下入侵植物薇甘菊的适应性与繁殖特性
薇甘菊
比叶面积
叶干物质比例
茎干物质比例
繁殖分配
入侵植物薇甘菊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生物入侵
薇甘菊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入侵藤本薇甘菊的耐盐能力
薇甘菊
入侵植物
NaCl胁迫
种子萌发
耐盐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入侵藤本薇甘菊对酸性土壤的适应性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薇甘菊 铝毒 土壤pH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微量元素
年,卷(期) 2016,(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39-1445
页数 7页 分类号 Q948.113
字数 56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6.09.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鸣光 中山大学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47 1542 27.0 38.0
2 胡亮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5 65 3.0 5.0
6 邓太阳 1 2 1.0 1.0
10 张庆生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5)
共引文献  (285)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5)
二级引证文献  (4)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3(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4(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6(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8(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9(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薇甘菊
铝毒
土壤pH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微量元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