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对BRAFV600E基因在中国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中的突变率及其与PTC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依据定义的选择标准检索2014年1月以前PubMed、Embase、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期刊文献,评价纳入研究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46篇文献纳入分析,共5 831例PTC患者进行了BRAFV600E基因突变探测,突变率为25%~83%,总的突变率为54.6%.5 542例患者纳入了BRAFV600E基因突变与PTC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关系的研究,Meta分析显示BRAFV600E基因突变与传统组织亚型[OR=2.30,95%CI(1.32,4.01),P=0.003]、滤泡组织亚型[OR=0.44,95%CI (0.23,0.86),P=0.02]、甲状腺外浸润[OR=2.18,95%CI(1.83,2.59),P<0.000 01]、多灶性[OR=1.31,95%CI(1.07,1.60),P=0.009]、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OR=0.31,95%CI (0.23,0.42),P<0.000 01]、淋巴结转移[OR=1.95,95%CI(1.40,2.72),P<0.000 1]、高TNM分期[OR=2.41,95%CI (2.01,2.88),P<0.000 01]和复发[OR=3.22,95%CI (2.04,5.09),P<0.000 01]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与性别、年龄≥45岁、平均年龄、肿瘤直径≥10 mm、平均肿瘤大小、高细胞组织亚型和远处转移的关系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国PTC患者中,BRAFV600E基因突变阳性的PTC具有较差的临床病理学特征;BRAFV600E基因突变可以作为中国PTC患者的一个预后评估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