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机械研究与应用       
摘要:
为了研究高速电主轴的热形成机理,分别从运动学和电磁学两个角度,对主轴的轴承热和电磁热进行分析,同时考虑润滑和冷却条件对主轴整体热的影响,得出轴承滚动体在高速下所产生的离心力及陀螺力矩等惯性载荷,是造成滚动体与轴承内外沟道产生相对滑动,进而产生大量摩擦热的原因;而轴承的润滑油量需要满足点接触下弹流润滑的最小油膜厚度条件,供气压力需要满足对流换热条件,且润滑油量对轴承热的影响要大于供气压力对轴承热的影响;主轴转速对电磁热铜耗部分的影响不明显,但对铁耗的影响最大;在建立主轴整体热网络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检测120MD60Y6型高速电主轴关键节点的温升数据,并结合理论分析,得出润滑、冷却流体带走了主轴大量的热,在主轴壳体上不存在局部热量聚集点的结论.
推荐文章
高速电主轴轴承热分析与实验研究
高速电主轴
角接触球轴承
摩擦热
轴承温升
热网络法
热模型
高速高性能电主轴热态性能分析
高速电主轴
有限元法
温升
热态特性
高速电主轴动态特性分析
固有频率
临界转速
幅频曲线
动刚度
高速电主轴动态特性研究
高速电主轴
动态特性
轴承-转子系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速电主轴热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机械研究与应用 学科
关键词 高速电主轴 轴承 摩擦热 电磁热 温升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72
页数 8页 分类号 TH13|TM9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576/j.cnki.1007-4414.2016.06.02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7)
共引文献  (42)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速电主轴
轴承
摩擦热
电磁热
温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机械研究与应用
双月刊
1007-4414
62-1066/TH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金昌北路208号
198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28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23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