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南方地区原始瓷出土数量较多且出土地点较为集中,从而对它的工艺和产地研究较为深入;而北方原始瓷因出土地点分布零散和数量的限制,对它的科技分析比较少。随着陕西周原遗址出土了大量原始瓷,有必要对该遗址出土的原始瓷做一个整体分析。为了探讨陕西周原遗址出土西周时期原始瓷的工艺特征,采用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系统和能量色散 X射线荧光光谱分别对原始瓷胎釉微观结构和化学元素组成进行了观察与测试。显微观察可见:原始瓷胎质粗糙,胎中未熔颗粒、孔隙较多;施釉不均,釉层较为浑浊,分布较多气泡。化学组成测试结果显示:胎中Al2 O3含量集中在11.8%~17.21%,SiO2含量分布在75%~80.5%,K2 O含量分布在3%~7.85%;釉中CaO 含量分布在11.08%~23.94%,P2 O5含量分布在1%~3.18%、MnO含量分布在0.24%~1%,而釉中P2 O5,MnO,K2 O含量较胎相对提高。结果分析表明:原始瓷胎料可能选用含较高钾的瓷石;釉应是添加了草木灰的钙釉;周原遗址的原始瓷工艺尚处于制瓷技术初级阶段。
推荐文章
陕西淳化枣树沟脑遗址出土西周陶鬲的科技分析
枣树沟脑遗址
陶鬲
X射线衍射
康乾时期陕西周至地区民生状况管窥
陕西周至
康乾时期
民生状况
陕西周至猕猴桃营销策略分析
猕猴桃
4P策略
市场营销
横水西周墓地部分青铜器残留泥芯的矿物组成及成分分析
泥芯
铸造地
矿物组成
化学成分
横水
西周墓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陕西周原遗址出土西周原始瓷工艺特征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周原遗址 原始瓷 能量色散 X射线荧光光谱 工艺特征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4-1520
页数 7页 分类号 O657.3
字数 43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4/j.issn.1000-0593(2016)05-1514-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凌雪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唐仲英文化遗产实验室 39 144 7.0 9.0
2 种建荣 22 75 4.0 7.0
3 魏女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唐仲英文化遗产实验室 8 42 3.0 6.0
4 周羿辰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唐仲英文化遗产实验室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周原遗址
原始瓷
能量色散 X射线荧光光谱
工艺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月刊
1000-0593
11-2200/O4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钢铁研究总院
82-6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956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12772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