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桂西壮族地区艾滋病(AIDS)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的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1495例2005~2013年首次在百色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寿命表法估计生存率,Kaplan- meier绘制生存曲线,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研究对象男女比例为1.68∶1.00,平均年龄(41.63±12.90)岁,以壮族、已婚/同居、农村居住患者为主,感染途径主要为异性性途径传播。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第12、24、36、48和60个月的累积生存率为93.22%、90.78%、88.64%、87.87%和87.15%,死亡主要集中于治疗的前6个月,其中0~3个月100人年病死率为11.63,4~6个月为7.50,9个月后稳定在5.00以下。患者治疗前后D4+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188.44±100.03)和(394.87±227.32)个/mm3,经抗病毒治疗后CD4+计数水平提高(=-28.082,=0.000)。基线CD4+计数水平<50个/mm3(A组)、50~199个/mm3(B组)和200~350个/mm3(C组),3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0),A、B组患者相对于C组的死亡危险度分别为3.245(95%CI:1.940,5.428)和1.733(95%CI:1.088,2.762)。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WHO临床分期、血红蛋白含量、血肌酐水平、谷草转氨酶水平、随访领药状态(是他人代领还是本人领取)、是否调整治疗方案等与生存时间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抗病毒治疗可改善AIDS患者的预后,及早发现AIDS并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及时处置机会性感染性疾病,提高治疗依从性,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的患者生存时间分析
抗病毒治疗
艾滋病
生存时间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评价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抗病毒
治疗效果
抗病毒治疗483例艾滋病患者生存分析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药物疗法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高效
存活率分析
预后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影响因素分析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影响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桂西壮族地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生存时间 影响因素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新进展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136
页数 6页 分类号 R512.91
字数 42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16.03.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坚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科 12 42 4.0 6.0
2 廖建英 右江民族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32 104 6.0 7.0
3 梁旭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科 3 8 1.0 2.0
4 农慧桃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科 1 8 1.0 1.0
5 柳智豪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科 4 2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63)
二级引证文献  (4)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生存时间
影响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半月刊
1005-8982
43-1225/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42-143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19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1922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