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经右侧颈内静脉置管长度的简易公式,提高深静脉置管深度的准确性,减少置管后的并发症。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需要经右颈内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成年患者6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前路法经右颈内静脉置管时进针定位及方向,试穿成功后,置入J形导丝,引导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采用X射线透视检查方法确定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的具体位置,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的正确位置应为右第1前肋下缘至右第3前肋上缘。收集并推算导管置入正确位置的深度与患者身高的相关性计算公式。结果67例患者平均身高为162.4 cm,平均置入深度为15.9 cm;其中男34例,平均身高为168.6 cm,平均置入深度为16.5 cm;女33例,平均身高为155.6 cm,平均置入深度为15.2 cm。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深度的简易计算公式:深度(cm)=身高(cm)×0.088+1.8(r=0.652,P<0.01)。结论成年患者经右颈内静脉置管正确深度的简易计算公式为:深度(cm)=身高(cm)×0.088+1.8(r=0.652,P<0.01)。
推荐文章
使用经食管超声获得右颈内静脉置管深度的经验公式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右颈内静脉
中心静脉置管
深度
右颈内静脉加压对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影响
休克
右颈内静脉加压
胸锁关节
置管术
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应用
右颈静脉穿刺置管术
中心静脉压
并发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经右颈内静脉置管长度计算公式的探讨
来源期刊 局解手术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右颈内静脉 前路法 置管长度 计算公式 静脉置管
年,卷(期) 2016,(1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5-91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14
字数 27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659/jjssx.03E01609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2)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右颈内静脉
前路法
置管长度
计算公式
静脉置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局解手术学杂志
月刊
1672-5042
50-1162/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30号
BM1815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4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60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