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短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35例(39眼)弥漫性DME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分别为单纯TA治疗组(24眼)和联合治疗组(TA注射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术,15眼).其中联合治疗组在TA注射1个月后行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术,距TA注射术后3个月、6个月分别观察2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彩色眼底照相、OCT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3个月,单纯TA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16±0.08、0.16±0.17,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272.2±59.4)μm、(279.0±98.9)μm,眼压分别为(15.4±4.3) mmHg(1 kPa=7.5 mmHg)、(14.9±3.2) mmHg,2组间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6个月,单纯TA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27±0.03、0.28 ±0.15,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289.2±33.9) μm、(248.0±102.7) μm,眼压分别为(15.5±2.3) mmHg、(15.1±3.5) mmHg,2组间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眼压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治疗前视力相比,两组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均有所提高,与治疗前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相比,两组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眼压相比,两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与单纯TA注射相比,玻璃体内注射TA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弥漫性DME短期内疗效和安全性并不占据明显优势.鉴于本次病例观察时间较短,尤其再次治疗的患者例数较少,故其远期疗效、安全性仍有待大样本的长期观察.
推荐文章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采用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的临床体会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
黄斑部格栅样光凝
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
糖尿病性弥漫性黄斑水肿
曲安奈德
玻璃体内注射
黄斑部格栅样光凝
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弥漫性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
曲安奈德
弥漫性糖尿病黄斑水肿
黄斑部格栅样光凝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来源期刊 眼科新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曲安奈德 玻璃体内注射 黄斑部格栅样光凝
年,卷(期) 2016,(11)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50-105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74.5
字数 41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389/j.cnki.rao.2016.028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国 广东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2 19 2.0 2.0
2 赵聪梅 广东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2 9 2.0 2.0
3 王柯鳗 广东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3 9 2.0 3.0
4 翁宏武 广东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2 7 1.0 2.0
5 马海智 广东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1 7 1.0 1.0
6 晏世刚 广东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曲安奈德
玻璃体内注射
黄斑部格栅样光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新进展
月刊
1003-5141
41-1105/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36-4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176
期刊文献
相关文献
推荐文献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