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使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涂抹法和透明压膜托盘法使用生物活性玻璃脱敏剂在短时间内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效果,为增强生物活性玻璃的脱敏疗效提供新思路。方法制取56颗离体牙的牙本质片,6%柠檬酸脱矿后按处理方法和处理时间不同随机分为7组,涂抹法1 d组(A1组),涂抹法3 d组(A2组),涂抹法7 d组(A3组),压膜法1 d组(B1组),压膜法3 d组( B2组),压膜法7 d组( B3组),空白对照组。通过FESEM观察比较各组牙本质小管封闭效果。结果涂抹法和透明压膜托盘法使用生物活性玻璃脱敏剂后均能很好的封闭牙本质小管,牙本质小管内均可见明显矿化物沉积,A1、A2、A3、B1、B2、B3组牙本质小管的暴露率分别为(6.29±1.18)%、(3.40±0.84)%、(1.23±0.43)%、(5.31±0.97)%、(1.40±0.30)%、(0.36±0.15)%,A2组>B2组,A3组>B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空白对照组牙本质小管口开放,周界清晰。结论透明压膜托盘法在短时间内可以增强生物活性玻璃对敏感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效果,与涂抹法相比,封闭效果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推荐文章
奥威尔脱敏剂封闭牙本质小管的扫描电镜观察
牙本质过敏症
脱敏剂
扫描电镜
奥威尔
两种脱敏剂封闭牙本质小管的扫描电镜观察
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生物活材料
脱敏剂
牙本质小管
封闭
扫描电镜
聚酰胺-胺/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合成、表征以及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作用
聚酰胺-胺/纳米羟基磷灰石
牙本质过敏
牙本质小管
马尾松针提取物对牙本质小管封闭效果研究
马尾松针提取物
牙本质敏感
牙本质小管
封闭效果
涂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种方法使用生物活性玻璃脱敏剂对牙本质小管封闭作用的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
来源期刊 口腔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生物活性玻璃 再矿化 透明压膜托盘法 场发射扫描电镜
年,卷(期) 2016,(1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7-1001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81.05
字数 454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婕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疾病研究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综合科 25 39 3.0 5.0
2 马骞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疾病研究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综合科 10 41 3.0 6.0
3 罗瑞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疾病研究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综合科 10 22 3.0 4.0
4 王天达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疾病研究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综合科 3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活性玻璃
再矿化
透明压膜托盘法
场发射扫描电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口腔医学
月刊
1003-9872
32-1255/R
大16开
江苏南京市汉中路136号
28-7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85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293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