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瘤(DSRCT)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瘤细胞可起源于腹、盆腔腹膜及腹外器官,表现为腹腔内多发肉瘤样病变,多见于青少年及青年男性.病理组织学表现为纤维组织包绕的巢状分布的蓝色小圆细胞,共表达上皮性、神经源性及间质性标志,分子特征为t(11∶22)(p13;q 12)染色体易位产生EWS-WT1融合蛋白.DSRCT的治疗尚无共识,主要包括减瘤性或根治性手术、高强度的多药联合化疗(新辅助、辅助)和全腹放疗.部分研究提示造血干细胞移植、靶向治疗、术后腹腔热化疗和术后调强适形放疗等可能提高生存期.该文就近年来DSRCT可选择的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治疗措施作一综述.
推荐文章
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石蜡包埋组织中EWS-WT1融合转录子的检测
癌,小细胞
肿瘤
结缔组织
基因融合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
诊断
治疗结果
原发于筛窦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诊治体会
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
病理学特点
同步放化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瘤的治疗进展
来源期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瘤 诊断 治疗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7-751,756
页数 6页 分类号 R738.6
字数 51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6.05.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凤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肿瘤科 55 332 10.0 14.0
5 徐迎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肿瘤科 27 159 8.0 11.0
6 许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肿瘤科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瘤
诊断
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月刊
1674-8115
31-2045/R
大16开
上海市重庆南路280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90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4193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