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现代电子技术       
摘要:
针对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实时处理需求,传统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实现方式由于性能、功耗以及可靠性等原因,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实时性的要求,因此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聚束SAR极坐标格式(PFA)算法,主要用于处理去斜率信号。该设计中采用两次Chirp?Scaling操作代替复杂的二维插值过程,提高了算法效率。由于雷达成像算法处理时常分为距离向、方位向分步实现,该次设计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在处理时间无明显增加的情况下,极大的减少了FPGA的资源使用。该设计采用Xilinx公司KC705开发板进行验证,经测试当系统时钟频率工作在200 MHz时,处理单精度浮点8192×8192像素点SAR图像的时间约为8 s。
推荐文章
一种SAR极坐标格式成像算法的FPGA实现
SAR成像
SINC插值
FPGA
极坐标格式算法
并行结构
结合Chirp Z变换的聚束SAR极坐标格式成像算法
聚束SAR
极坐标格式算法
Chirp Z变换
采用二维CZT的MIMO雷达极坐标格式成像算法
CZT变换
极坐标格式算法
波数谱
MIMO雷达单次快拍成像
一种变 PRF 双基 SAR 快速极坐标格式算法
双基 SAR
极坐标格式算法
距离徙动
变 PRF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去斜率信号的极坐标格式成像算法的FPGA实现
来源期刊 现代电子技术 学科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去斜率信号 极坐标格式算法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年,卷(期) 2016,(9) 所属期刊栏目 通信与信息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1
页数 6页 分类号 TN953+.4-3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652/j.issn.1004-373x.2016.09.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岱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雷达成像与微波光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32 812 13.0 19.0
2 丁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雷达成像与微波光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8 271 8.0 15.0
3 段化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雷达成像与微波光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8 2.0 2.0
4 石佳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雷达成像与微波光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合成孔径雷达
去斜率信号
极坐标格式算法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电子技术
半月刊
1004-373X
61-1224/TN
大16开
1977-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93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3507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