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辽春10号和辽春18号小麦是常见的两个小麦品种,但是关于这两个小麦品种在不同施氮量下对维持土壤肥力的差异性方面还未知,因此探讨土壤中活性有机库(微生物量碳氮和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在各生育期的动态变化,以此来评价土壤活性有机库对不同施氮量的响应以及转化。【方法】以不同品种盆栽小麦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施氮量(N0:0 kg·hm-2、N1:45 kg·hm-2、N2:90 kg·hm-2、N3:135 kg·hm-2、N4:180 kg·hm-2、N5:225 kg·hm-2)的设定下,探究土壤活性有机库在小麦生育期内的动态变化及相互关系。【结果】小麦生育期以及氮水平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含量有显著影响(P<0.01);除可溶性有机碳和有机碳外(P>0.05),小麦品种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均有显著影响(P<0.01)。施用氮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含量(P<0.05),并且随施氮量的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在N3处理达到最大,然后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特别是在N5处理下,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含量均低于不施氮肥处理(N0);与微生物量氮和可溶性有机碳相比,施用氮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含量的增幅更大;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量氮在N5处理下最大(平均值分别为13.28和11.45),而在N3处理下最低(平均值分别为7.94和7.83)。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均在开花期最大,其次为收获期、拔节期和分蘖期,苗期最小,总的来说,在各个时期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与微生物量碳以及土壤可溶性有机氮与微生物量氮之间均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两个不同品种小麦之间,其地上生物量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且随小麦生育期而增加;而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氮也在N3处理达到最大,并且随生育期而增加,在收获期达到最大。【结论】适宜氮量(N3)能够更好地协调土壤中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在小麦生育期内的转化及维持土壤生产力。
推荐文章
菌渣化肥配施对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碳氮的影响
菌渣化肥配施
微生物量碳
微生物量氮
可溶性碳
可溶性氮
4种熏蒸剂处理对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和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土壤熏蒸
氯化苦
1,3-二氯丙烯
二甲基二硫
威百亩
可溶性有机氮
微生物量碳
微生物量氮
黄土区不同类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含量及其关系
黄土高原
土壤类型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可溶性有机碳、氮
不同灌水施肥策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的影响
分根区交替灌溉
轻度亏水
有机无机N比例
有机碳组分
酶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品种小麦下土壤微生物量和可溶性有机物对不同施氮量的响应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关键词 氮水平 小麦品种 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氮
年,卷(期) 2016,(7) 所属期刊栏目 土壤肥料?节水灌溉?农业生态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106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6.07.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晓日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193 3970 33.0 53.0
2 刘小虎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44 964 17.0 30.0
3 段鹏鹏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3 44 3.0 3.0
4 杨馨逸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2 34 2.0 2.0
5 朱玉翠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1 13 1.0 1.0
6 齐文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1 1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119)
参考文献  (4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24)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3)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9)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氮水平
小麦品种
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