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中国特高压直流的广泛应用,多馈入直流集中落入受端负荷中心将成为未来中国电网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有助于提高多馈入直流系统电压支撑能力,已经列入国家电网规划。分层接入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在电路结构上发生了变化,在阀组电压平衡控制、阀组退出后直流功率控制、逆变侧最大触发延迟角控制和无功功率控制等方面需要研究适用于分层接入的特高压直流控制策略。在阀组电压平衡控制方面,两个阀组各运行在逆变侧最大触发延迟角控制,通过换流变压器分接头来平衡电压;在阀组退出后直流功率控制方面,研究阀组退出后限制的功率分配策略;在逆变侧最大触发延迟角控制方面,大扰动下采用实际电流计算最大触发延迟角;在无功功率控制方面,连接不同交流电网的换流器分别控制各自的无功功率。
推荐文章
特高压直流输电发展分析
特高压
直流输电
电网
电力传输
两种可适用于分层接入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系统
特高压直流输电
分层接入方式
控制系统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用直流转换开关的介绍及应用
特高压
直流输电系统
直流转换开关
直流开断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新型谐波抑制方法研究?
新型换流变压器
特高压直流输电
感应滤波技术
谐波抑制
无功补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适用于分层接入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策略
来源期刊 电力系统自动化 学科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分层接入 电压平衡控制 无功功率控制 最大触发延迟角控制
年,卷(期) 2016,(21) 所属期刊栏目 柔性直流电网控制保护及关键技术专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5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61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00/AEPS20160721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5)
共引文献  (15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128)
二级引证文献  (2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9)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特高压直流
分层接入
电压平衡控制
无功功率控制
最大触发延迟角控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力系统自动化
半月刊
1000-1026
32-1180/TP
大16开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诚信大道19号
28-40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334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44955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