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对颈椎间盘退变大鼠颈椎软骨终板结构及交界面血管芽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及针刺组,每组各20只.除空白组外,模型组及针刺组均建立颈椎间盘退变模型.针刺组采用电针治疗,其余2组不做处理.治疗3个疗程后,处死全部大鼠,对大鼠进行组织学观察,并观察软骨终板钙化层、非钙化层厚度,以及交界面血管芽数量.结果 模型组软骨终板交界面血管芽数量较空白组减少(P<0.01),说明造模成功;针刺组软骨终板交界面血管芽数量较模型组增加(P<0.05).模型组大鼠软骨终板钙化层厚度高于空白组(P<0.05),非钙化层厚度低于空白组(P<0.05),说明造模成功.针刺组大鼠软骨终板钙化层厚度低于模型组(P<0.05),非钙化层厚度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针刺可延缓颈椎间盘退变大鼠颈椎软骨终板钙化,减轻软骨终板钙化程度,增加血管芽数量,提高髓核营养供应,起到缓解疼痛、延缓椎间盘退变的作用.
推荐文章
终板蛋白多糖的变化对颈椎间盘力学性能的影响
颈椎间盘
软骨终板
生物力学
蛋白多糖
舒腰合剂抗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老化的作用
椎体终板
退变
舒腰合剂
椎间盘软骨
大鼠
葛根素对椎间盘退变大鼠模型AQP1的影响
颈椎病
葛根素
水通道蛋白1
动物实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针刺对颈椎间盘退变大鼠颈椎软骨终板结构及交界面血管芽的影响
来源期刊 河北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颈椎 病理学 椎间盘 动物,实验 针刺 软骨细胞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9-73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44.202.5|R-332|R329.24|R35
字数 41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19.2016.05.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莹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门诊服务中心 20 123 6.0 10.0
2 彭伟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保卫处 4 19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10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颈椎
病理学
椎间盘
动物,实验
针刺
软骨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北中医
月刊
1002-2619
13-1067/R
大16开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99号
18-30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17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38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