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磨削过程是由砂轮表面成千上万个形状各异的磨粒共同参与的切削过程.考虑到材料的本构关系、切屑与工件的分离准则及切屑与磨粒间的接触和摩擦,利用非线性显式动力学分析软件LS-DYNA对单颗磨粒切削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模拟,得到了工件内部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成屑过程是材料受到切削刃挤压产生剪切滑移的过程;在切削初始,切削力急剧增大,当切削达到稳定状态时,材料的最大等效应力在某一值附近波动;当切削速度增大时,材料的最大等效应力将增大.运用此方法可以直观地观察切削过程的变化,进而可对磨削工艺参数进行优化.
推荐文章
基于不同单颗磨粒模型的微细磨削力研究
微细磨削
单颗磨粒
磨削力
微磨棒
模型
40Cr超高速磨削工艺实验研究
表面粗糙度
超高速磨削
磨削工艺
磨削力
超高速磨削技术的发展及其主要相关技术
超高速磨削
高速加工
磨削机理
单颗CBN磨粒高速磨削过程的仿真研究
单颗CBN磨粒
流固耦合
磨削仿真
超高速磨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LS-DYNA的单颗磨粒超高速磨削成屑动态研究
来源期刊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单颗磨粒切削 数值仿真 最大等效应力 切削速度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机械制造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G580
字数 275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恒华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60 1207 16.0 34.0
2 杨世彬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5 4 2.0 2.0
3 孙伟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3 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6)
共引文献  (10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单颗磨粒切削
数值仿真
最大等效应力
切削速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双月刊
1671-5276
32-1643/TH
大16开
江苏省南京市珠江路280号1903室
28-291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02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272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