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可信计算技术通过改变传统计算机的体系结构进一步增强了终端计算平台的安全性。现有用于描述可信计算平台建立过程的链式、星型和树型信任传递模型虽然能够记录计算平台中各个实体的度量结果,但是不能很好地描述这些实体间的调用和依赖关系。同时,这些模型也没有对完整性度量的时间条件进行约束,使得这些模型会因静态度量而存在TOC-TOU等安全隐患。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描述可信计算平台建立和完整性度量的模型,即度量区域模型。该模型能够更全面地描述计算平台的完整性状态、更加灵活地描述计算平台的状态转移和信任传递过程,同时进一步放宽了对实体进行完整性度量的时间条件,使安全的预先度量成为可能。度量区域模型不仅能够兼容于现有的链式、星型和树型信任传递模型,而且能很好地应用于很多应用场景中。
推荐文章
基于策略嵌入和可信计算的完整性主动动态度量架构
可信计算
完整性度量
策略嵌入
执行链接格式
动态度量
基于完整性度量的端到端可信匿名认证协议
认证协议
匿名认证
可信计算
通用可组合安全模型
基于可信计算的动态完整性度量模型
静态完整性度量
可信计算
动态完整性度量
虚拟化
恶意攻击
分层可信计算平台模型的研究与实现
可信度
可信计算
可信计算平台
信任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可信计算平台完整性度量的新模型
来源期刊 信息网络安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可信计算 信任传递 完整性度量 度量区域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4
页数 7页 分类号 TP309
字数 84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1122.2016.06.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邢彬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4 20 3.0 4.0
2 韩臻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108 966 17.0 26.0
3 刘吉强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66 535 13.0 2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54)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41)
二级引证文献  (3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可信计算
信任传递
完整性度量
度量区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信息网络安全
月刊
1671-1122
31-1859/TN
大16开
上海岳阳路76号4号楼211室
4-688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65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260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