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心律失常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致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某院收治的476例静脉点滴胺碘酮的心律失常患者,其中100例发生静脉炎,对这些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38岁~83岁,平均52.3±2.6岁;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39岁~83岁,平均51.7±2.3岁.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静脉炎患者中药物对血管的损伤引起20例,占20%;血管选择不合适30例,占30%;不成熟的穿刺技术引起18例,占18%;不合适的针头固定位置22例,占22%;药液外渗10例,占10%.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P<0.05).结论 心律失常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导致静脉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存在药物对血管损伤以及血管选择不当因素,同时也存在不熟练的穿刺技术和不恰当的针头位置固定,以及药液外渗.临床护理中既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也要选择合适的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做好血管的保护.
推荐文章
护理干预预防胺碘酮致静脉炎的研究
胺碘酮
静脉炎
护理干预
静脉使用盐酸胺碘酮致静脉炎的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胺碘酮
静脉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胺碘酮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来源期刊 中国病案 学科
关键词 心律失常 胺碘酮 静脉炎 护理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86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87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123)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67)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律失常
胺碘酮
静脉炎
护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病案
月刊
1672-2566
11-4998/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路8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80-109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0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92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