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在一维沉降炉实验系统中进行准东煤燃烧实验,在沉降炉底部不同烟气温度处采用沉积取样探针收集灰样,采用低压撞击器(DLPI)与水冷稀释取样探针收集微细颗粒物,并采用扫描电镜(SEM)与X射线能谱仪(EDS)对灰样及细颗粒物进行分析获得准东煤燃烧过程中灰沉积特性与微细颗粒物形成机理,进而得到Na、Ca及S的迁移规律及其在结渣过程中所起作用.结果表明,准东煤中Na、Ca一共分为两类,一部分Na、Ca与硅铝结合形成硅铝酸盐,在燃烧过程中不可气化;剩余含Na、Ca化合物释放到烟气中并与S结合形成气相Na2SO4与CaSO4.随着烟气温度降低,Na、Ca的硫酸盐一部分在灰颗粒表面凝结,一部分形成气溶胶颗粒直接释放到大气中或发生团聚黏附在灰颗粒表面.
推荐文章
蛭石复合添加剂对准东煤灰特性影响
准东煤
蛭石复合添加剂
灰成分
熔融特性
膨胀特性
煤矸石灰添加对准东煤灰熔融特性影响
准东煤
煤矸石
灰熔融温度
酸碱比
化学组成
矿物质演变
灰化温度对准东煤灰成分和灰熔融特性温度的影响研究
准东煤
灰熔融性
灰成分
灰化温度
准东脱钠煤煤灰沾污特性试验研究
高钠煤
脱钠煤
沾污性能
烧结强度
烧结比例
沾污试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准东煤灰沉积与无机元素迁徙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准东煤 沉降炉 无机元素 迁移转化
年,卷(期) 2016,(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83-1788
页数 6页 分类号 TK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博 11 115 5.0 10.0
2 谭厚章 133 900 17.0 25.0
3 王学斌 54 466 11.0 20.0
4 胡中发 8 45 5.0 6.0
5 王毅斌 13 79 6.0 8.0
6 阮仁晖 11 54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准东煤
沉降炉
无机元素
迁移转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月刊
0253-231X
11-2091/O4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路乙12号(北京2706信箱)
2-18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40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7211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