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对患者血小板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6例体外循环患者,分别在术前和术后第1、3、5、7天检测患者血小板的计数、平均体积、体积分布宽度、聚集率、血浆颗粒膜蛋白。结果与术前比较,血小板计数在第1~3天明显下降(P<0.05),第5~7天恢复正常(P>0.05);血小板平均体积和体积分布宽度等指标在术后第1、3、5、7天均无明显变化( P>0.05);术后第1、3天时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下降,血浆颗粒膜蛋白表达明显增高( P<0.05),术后第5、7天时两者逐渐恢复正常( P>0.05)。结论体外循环对血小板的形态无明显损伤,但在术后3天之内明显损伤了血小板的功能,3天之后逐渐恢复正常。
推荐文章
体外循环对病人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体外循环
血小板计数
冠状动脉搭桥
体外循环中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体外循环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温度
体外循环前后血小板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α-颗粒膜蛋白
血栓烷B2
体外循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小板形态和功能在体外循环中的变化研究
来源期刊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小板 体外循环 形态 功能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与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95,9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46.11+1
字数 191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丽 四川省珙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7)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小板
体外循环
形态
功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双月刊
1672-6170
51-1669/R
大16开
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32号
62-261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1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72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