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血小板聚集率是反映血小板生理功能或病理学损害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临床上观察到,诸多心血管疾病可出现血小板反应性增强,使其聚集率增加,从而促发血栓形成,引发心血管事件.临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但部分患者对这些药物存在“抵抗”,他们在治疗期间仍可能发生血栓事件.如何评价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治疗期间的血小板反应性以指导个体化治疗是临床医师关注的热点,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推荐文章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研究进展
血小板聚集
心脑血管疾病
抑制剂
拮抗剂
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冠心病
血小板聚集功能
检测
血栓
心血管事件
糖尿病足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变化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糖尿病足
血小板计数
四唑类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银杏总内酯抗血小板聚集与抗血栓作用
银杏总内酯
血栓形成
血小板聚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小板聚集率在心血管疾病及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作用与意义
来源期刊 中南药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 高血压 高脂血症 冠心病 抗血小板治疗
年,卷(期) 2016,(9)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1-976
页数 6页 分类号 R558+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39/j.issn.1672-2981.2016.09.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向平 79 572 12.0 20.0
2 马应旭 5 13 1.0 3.0
3 曾鹏 12 85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3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小板聚集
高血压
高脂血症
冠心病
抗血小板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南药学
月刊
1672-2981
43-1408/R
大16开
长沙市人民中路139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
42-290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28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61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