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进一步优化微波-过氧化氢-碱(MW-H2O2-OH)预处理污泥的水解酸化操作参数,在前期单因素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水解温度、水解酸化时间和蛋白酶投加量分别对总VFA浓度和SCOD浓度影响的回归模型,并进行了碳源组成及其可利用性的评估.结果表明,模型极显著,拟合度、可信度和精确度高,数据合理,试验误差小.通过对回归模型的求解及综合考虑,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水解温度53.13℃、水解酸化时间4d、蛋白酶投加量30.14 mg·g-1(蛋白酶/总固体浓度(TS),下同).验证结果表明,总VFA浓度和SCOD浓度的相对误差均在3%以内,说明该模型能很好地优化微波-过氧化氢-碱预处理后污泥的水解酸化操作条件和预测总VFA浓度和SCOD浓度.在碳源组成方面,优化工艺条件下SCOD占TCOD(混合液总COD)的44.56%,总VFA、溶解性蛋白质、溶解性糖类分别占SCOD的66.42%、19.34%和6.89%,碳源以总VFA为主,其中,VFA以乙酸(35.11%)、异戊酸(20.14%)、正丁酸(19.94%)、丙酸(16.90%)为主.三维荧光光谱的分析结果表明,污泥上清液中以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类酪氨酸和类色氨酸为主.优化组的污泥上清液作为碳源时的反硝化速率(0.184g·g-1·d-1,以每g VSS每天反硝化的NO3-N量(g)计,下同)远远高于未优化组(0.065 g·g-1·d-1),碳源可利用性介于甲醇和乙酸钠之间,碳源可利用性较好.
推荐文章
响应面法优化过氧化氢强化水力空化去除双酚A
水力空化
双酚A
响应面法
水处理
过氧化氢危险性分析
过氧化氢
C80微量量热仪
热分解
活化能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安全技术
过氧化氢
安全事故
防范措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的微波-过氧化氢-碱预处理污泥水解酸化优化研究
来源期刊 环境科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响应面分析法 微波-过氧化氢-碱 污泥预处理 水解酸化 碳源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0-931
页数 分类号 X70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671/j.hjkxxb.2015.058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源送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110 2755 28.0 49.0
5 贾瑞来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4 29 3.0 4.0
6 刘吉宝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13 114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3)
共引文献  (278)
参考文献  (6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7)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5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4(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5(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6(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7(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8(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9(45)
  • 参考文献(12)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10(34)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1(2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2(15)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4(8)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响应面分析法
微波-过氧化氢-碱
污泥预处理
水解酸化
碳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科学学报
月刊
0253-2468
11-1843/X
大16开
北京2871信箱
82-625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60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181770
论文1v1指导